桃李春风冠岳州
——解码岳州中学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资料图片)
初春,乍暖还寒。天刚蒙蒙亮,弘毅教育集团岳州中学值班领导和班主任已在操场等候。“早上6点到岗,在操场等候跑操的学生、带领学生跑操、指导学生早读、陪早餐;晚上陪伴自习,10点30分查寝后休息,这是近两年我们的工作常态。”年级主任夏老师说。两年来,岳州中学教师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点亮孩子们前行的灯。
岳州中学生源质量低于城区公办高中,基础弱、起点低是不争的事实。岳州中学校长认为:唯有在办学理念和教师培养、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才是长远之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0年8月,岳州中学从衡水聘请知名校长,开启了“借他山之石,攻岳州之玉”的改革实践,努力打造出一支勤教、善教、乐教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这两年,教师们用辛苦指数换来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学校高考屡创新高,本科上线率从18%提高到54%,特控线(一本)上线人数是改革前的7倍,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市普通高中前列,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佳话。
一枝独秀不是春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体研讨碰撞智慧火花。这两年,岳州中学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对教学内容在教材解读和取舍、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研讨,并达成共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岳州中学教师刘锦琼介绍,学校集体备课做到了年级教学同步,资源共享,以老兵带新兵,相互听课指导,实行备课组“捆绑”考核评价机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让一个老师掉队。
都敢倾心与君言
提升老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很多,但听课是最常用且实用的一种方法。在岳州中学,听课重点包括“重点对象”与“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即教学管理工作上有难度的老师,对这些老师,采用听课前有计划,听课过程有监督,听课后有评议、有指导的方式帮助老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扬长补短;“重点内容”是针对“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这些重点课型,在听课指导的过程中给予规范与指导。
“听课如一面镜子,老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岳州中学教研处冯主任表示,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打磨,岳州中学涌现了一批得力的班主任和教学新秀,她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深受学生欢迎,让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竭的活力与创造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学科组是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撑。教学改革中,岳州中学加强教学研究,秉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理念,研学法、改教法,优化教学内容,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
岳州中学对各个学科制定了有效评价奖励机制。学科组长对备课组常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与帮扶,对新老师的教案、备课、上课进行检查指导,并登表造册作为考核依据。每半月学科组进行一次学科研讨活动,研讨形式丰富多样,公开课、示范课、专题研讨、高考试题分析研讨并撰写相关的研讨论文。
两年来,全校教师利用暑假撰写教学论文《高考试题研究之我见》,学校进行评比并进行表彰,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在2021年与2022年高考中学校屡创新高,获得岳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殊荣。
不指“一流”不肯休
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依据岳州中学的生源质量现状,学生大部分基础不是很好,学习兴趣不浓,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岳州中学的学生。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材施教是首选。为此,岳州中学推行“六步教学法”——导、读、议、讲、练、考,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避免出现讲得多、练得少或光练不讲的现象。
据悉,“六步”教学法是从每个环节唤醒学生参与课堂,从导入激发兴趣到阅读自学,再到难点研讨突破,都会让班上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有“角色”任务,有存在感,这也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课堂上“以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可进一步理解深化,而不通透之处,师生之间再议,老师再精讲,对点再训练。这样的课堂更具实效性,讲得透彻,练得到位。所以,在许多学科上,岳州中学学生的成绩虽达不到拔尖优异,却能保证容易题不丢分,中等难度题少丢分,难题多拿分,才使得那些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考上本科,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我们办学的最大宗旨是让更多的孩子在同样的基础上能够上更好的大学,甚至是一流的大学。”岳州中学校长如是说。
本报记者 刘志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