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回兴宁老家扫墓,恰逢凄风落残红,冷雨酿新愁。试为陈家最苦难的女儿小英姑姑作传,以为纪念。
(相关资料图)
瘸腿的原因
四十多年前,一个腿脚不便的姑娘,离开了亲人和家乡,独身一人远嫁到了150公里外的海丰县,在养育了三儿一女后,病逝于1986年。爷爷奶奶生育了两儿四女,但这只是没有夭折的,据说夭折的也有一两个,小英姑姑排行倒数第二,家里人一般称呼她为“小妹”。
从小就知道小英姑姑腿脚不便,行走困难,但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后来在奶奶、大姑妈和父亲的零散描述中得知,小英姑姑在四岁左右的时候,得了“骨疽”病,虽然那时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但也举债为她四处求医,遗憾的是最终也没能治好。根据父亲的描述,坏死的骨头碎块,需要从伤口处用某种药物吸出来。无法想象对于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最严重的时候,她只能爬着行走,无法直立。后来小英姑姑慢慢长大,只是因膝盖骨变形,最终只能瘸着腿走路。
记得奶奶说过一个说法,小英姑姑出生于农历7月7日,这个日期出生的孩子被认为是偷跑着投胎的,客家话叫“偷花园”。意即没有经过阎王爷的同意,偷偷跑去投胎了,所以寿不长。而且小英姑姑出生于早上,七月七日早上是七仙女过桥的时候,小英姑姑抢着过桥的时候挡了七仙女的道,被仙女用脚撩了一下,所以就把腿撩瘸了。或许每年七夕,七仙女过得不是鹊桥,是奈何桥啊,活该不得团圆!
婚姻的来由
忍受着身体的残疾,顶着别人异样的目光,小英姑姑顽强地长大了。长大后的小英姑姑极有主见。有人凑合她嫁给本村另外一个也是腿脚不便的同龄男人,但小英姑姑最终拒绝了。据说,她是这么拒绝的:两个人都腿脚不便,连水都挑不来喝。
后来,有媒婆找上门,说了一门亲事,男方叫屈辉来,身体健康,但年龄略大,而且是远离家乡150公里外的海丰县人。对这门亲事,家里的兄弟姐妹基于自己的想法都有不同意见,有赞成的,有不赞成的。但在见过这个叫屈辉来的男人后,小英姑姑觉得对方人老实本分,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就这样,小英姑姑远离家乡,跟着姑丈回了海丰。
因为家里穷,所以当时应该也没法给小英姑姑什么嫁妆。据父亲回忆,他是把从部队带回来的一根新皮带送给了妹妹作为新婚礼物。几年后,他去海丰看妹妹的时候,姑丈还提起,小英姑姑把这根皮带给了他,而且还说很耐用。
婚后生活
虽然姑丈家里也很穷困,就靠从家里贫瘠的土地里刨食,但小英姑姑很快就为姑丈生下了三个儿子,还抱养了一个女儿。据奶奶说,小英姑姑开过玩笑,说如果以后儿子长大了娶不到老婆,就把抱养的女儿当儿媳妇养了。还好,长大后,三个表兄弟都成家立业,表妹也嫁了自己选的如意郎君。
小英姑姑很念娘家,很念奶奶。有一次还带着抱养的阿妹回来,那时候阿妹还很小,应该是两岁左右,小英姑姑是一路背着她回到娘家的。
八十年初,交通极其不发达,小英姑姑回来一趟,需要在揭西县转车,光路上就要花将近两天的时间。可以想象,腿脚不便的她背着阿妹回娘家,会有多么的辛苦。
我对小英姑姑的印象是从大约4、5岁左右开始的。平时都是我跟奶奶一起睡,每次她回来,就是三四个人一张床睡了。我们家穷,没房子,听小梅姑姑和梅英姑妈说,家里女儿长大了,还没嫁出去的时候,都是去村里其她有房子的闺蜜家里搭床睡的。
我还跟随着爷爷奶奶去过小英姑姑家里,去的路上都是山路,大巴车还要上轮渡过江。奶奶因为晕车吐得昏天黑地,吃晕车丸多了,有副作用,人都迷糊了,结果在揭西县住了宾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住宾馆。
去到小英姑姑家,受到了很热情的接待。但住的地方确实很差,应该是存稻草的房间临时收拾出来的。
不过,虽然那时候很穷,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即使艰难一点,我们还是能团圆,一家人齐齐整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生病过程
大概在我六岁的时候,小英姑姑又回来看爷爷奶奶了。但回来没两天,小英姑姑就病倒了。后来听父亲说,小英姑姑在海丰的时候,就生病了,后来经过治疗,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但不知道为什么,她不顾姑丈的反对,也坚持要回娘家一趟。回来路上,在揭西转车的时候,因误了班车,结果在车站门口过了一夜。或许是因为车站露宿导致着凉,再加上旅途劳顿,结果回来不久病情就复发了。
具体是什么病,不是太清楚,但肯定是肾脏方面的病症。虽然娘家这边也带着小英姑姑四处求医,但依然药石罔效,病情日渐沉重。
后来,家里人经过商量,觉得没有什么办法了,还是要把小英姑姑送回海丰去。最后是父亲和母亲找大姑妈家里借了50块钱,作为来回的路费,把病重的小英姑姑送回了海丰。
等父亲和母亲从海丰回来,第二天,姑丈就发来电报,说小英姑姑病逝了,问我们娘家还会不会有人过去参加葬礼,最终经过家里商量,回复是不去了。
我记得很清楚,接到电报的那天晚上,在奶奶房间里,爷爷、奶奶、两个姑妈、一个姑姑,还有我父亲和母亲,说着说着,就都泣不成声。我躲在在床上,也流着泪,不敢出声。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亲人去世,或许因为年纪还小,印象深刻,但触动不多。只是多年以后,小英姑姑的事一直在我心里记着,这是我们陈家亏欠过,没有照顾好的女儿。
病逝后
小英姑姑去世后,姑丈带着四个儿女来过几次,看望爷爷奶奶。阿文表哥和阿妹也曾独自来看望外公外婆。虽然小英姑姑已经去世,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姑丈也没有再娶,一个人含辛茹苦带大了三儿一女。现如今,小英姑姑的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养儿育女。
不太记得是18年还是19年,我带着儿子和二堂哥一起去海丰看望了姑丈,但遗憾的是,2020年的时候,姑丈也去世了。姑丈的葬礼我们四个堂兄弟都去了。原本还跟阿妹说,要拍一张小英姑姑的遗照回来作纪念的,但很可惜,最后发现遗照都已经丢失了。就这样,真的是天人相隔,音容难觅了。
再后来,表兄弟们给家里去世长辈重修了坟墓,把小英姑姑和姑丈合葬在一起,我和弟弟又去了。在坟前,我结结实实给小英姑姑磕了头,在心底深处,歉意难消。
这就是我关于小英姑姑的全部记忆了。今天偶想起翻了一下族谱,族谱上关于小英姑姑只有九个字“二十世,小英,晋香三女”。我总觉得,不该这样,寥寥几个字。作为娘家人,该照顾、疼惜每一个家里嫁出去的女儿,即使现在已经无法疼惜,也不该渐渐遗忘,那个本该获得家人更多爱意的,苦难的陈家女儿。
2023年3月25日晚
不肖娘家侄子陈枢龙写于兴宁老家,以表纪念
关键词: